伏膺
成語(Idiom):伏膺(fú yīng)
發音(Pronunciation):fú y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服、順從、低頭致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伏膺是由“伏”和“膺”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伏”表示低頭、屈膝,表示順從;“膺”表示胸膛,引申為心志、胸懷。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心志順從,低頭致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對長輩或上級表示敬意、順從的態度??梢杂糜诿枋鰧蠋?、長輩、領導等尊敬的人的態度。也可以用于形容對傳統文化、道德規范等的尊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禮儀規范。在古代,人們在見到尊敬的人或者參加重要的儀式時,需要低頭致敬,以表示尊重和順從。這種低頭致敬的動作被形容為“伏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表示低頭致敬。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學生們向老師伏膺,表示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長輩要保持伏膺的態度,表示對長輩的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伏”字和“膺”字的形狀與低頭致敬的動作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抱薪救火”、“低頭思故鄉”等,了解更多關于尊敬、順從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會向老師伏膺,因為老師教會了我很多東西。
2. 初中生:作為班長,我要向同學們樹立榜樣,讓他們向我伏膺。
3. 高中生:在學校的領導面前,我們要保持伏膺的態度,展現出我們的素質和修養。
4. 大學生:在社會中,我們要向長輩和上級伏膺,學會尊重和順從。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