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冠
成語(Idiom):畫冠
發音(Pronunciation):huà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通過繪畫或文字來描繪、贊美人物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畫冠一詞源自《史記·太史公自序》:“畫工至于畫冠,其詩人之美也。”意思是畫工達到了畫師的巔峰,形容詩人的才華和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文學藝術的創作水平高超,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才華出眾,超群出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太史公自序》是西漢時期的史書,其中太史公自述了自己對歷史的研究和創作的心得體會。其中提到了畫冠一詞,形容畫工達到了畫師的巔峰,因此成為了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畫”(繪制)和“冠”(冠冕、頭飾)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文章如畫冠,堪稱經典之作。
2. 這幅畫畫得很出色,真可謂是畫冠一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畫冠”中的“畫”字,想象一個畫師正在繪制一頂華麗的冠冕,表示出他的才華和能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發展歷程,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筆耕”,“文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畫的畫獲得了一等獎,老師說我畫得像畫冠一樣好。
2. 初中生(14歲):他的作文寫得很出色,真可謂是文學界的畫冠。
3. 高中生(17歲):她的詩歌作品被選入了全國性的詩集,堪稱當代詩壇的畫冠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