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石
基本解釋
(1).謂操守堅貞。語出《易·豫》:“介于石,不終日,貞吉。”《宋書·謝靈運傳》:“時來之機,悟先于介石,納隍之誡,一援於生民。”《北史·隋本紀下》:“豈美璞韜采,未值良工;將介石在懷,確乎難拔?” 明 陸采 《明珠記·珠圓》:“義士施偷天之計,郎君秉介石之心。”
(2).碑石。 唐 上官靈芝 《王居士塼磚銘》:“跡往名留,不刊介石,孰播徽猷。”
成語(Idiom):介石
發音(Pronunciation):jiè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或事物在關鍵時刻起到引導、指導的作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介石是由“介”和“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介”指引導、指引的意思,“石”指石頭。引申含義是指在關鍵時刻起到引導、指導的作用,如同一塊石頭能夠引領人們找到正確的方向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關鍵時刻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可以用來贊美在團隊合作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在困境中給予幫助、指導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四》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齊國的大臣管仲曾經幫助齊桓公成為了一代明君。在管仲年老的時候,齊桓公問他,為什么能夠輔佐他成功。管仲回答說:“當年我在齊國的時候,有一塊石頭,我把它放在路上,每次有人經過時,我都會問他們往哪個方向走。如果他們走錯了,我就會糾正他們的方向。我就是這塊石頭,起到了引導、指導的作用。”這個故事形象地說明了介石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主語為人或事物,謂語為起到引導、指導作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項目中,他是我們的介石,幫助我們找到正確的方向。
2. 老師是學生們的介石,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給予了重要的指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塊石頭在關鍵時刻起到引導、指導的作用,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引矢之的”、“指南針”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的介石,幫助我們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2. 初中生:父母是我們的介石,給予我們生活和學習上的指導。
3. 高中生:老師是我們的介石,他們為我們的未來指引了方向。
4. 大學生:導師是我們的介石,他們在學術研究上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