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德
成語(Idiom):率德
發音(Pronunciation):lǜ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率領人民,以道德行為為準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率德意指率領人民,以道德行為為準則。這個成語強調了領導者應該以身作則,以高尚的道德標準來引導和影響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表達領導者或者權威人士應該以良好的道德行為來塑造榜樣,并且以此來引導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哀公二十五年》。當時,晉國的哀公決定發動一場戰爭,但是他擔心人民不支持他的決定。于是,哀公決定率領人民前去祭祀祖先,以顯示他的決心和道德行為。最終,人民被他的行為所感動,紛紛支持他的戰爭決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率德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率”表示率領,引導,“德”表示道德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領導者,你應該率德以身作則。
2. 我們要向那些率德的人學習,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率德”這個成語的發音“lǜ dé”和英文單詞"lead"和"moral"來記憶。想象一個領導者率領人民,以道德行為為準則來引導他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其他與道德相關的成語,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德報怨”等。
2. 了解中國古代哲學家的道德思想,如孔子、莊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教我們要率德,做一個好孩子。
2. 初中生(13-15歲):作為班長,我將率德,帶領大家共同進步。
3. 高中生(16-18歲):我們的校長以率德為準則,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4. 大學生及以上:作為未來的領導者,我們應該率德以身作則,為社會樹立良好的道德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