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津
基本解釋
長江 自 湔堰 至 犍為 一段五大渡口的合稱。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其 大江 自 湔堰 下至 犍為 ,有五津。始曰 白華津 ,二曰 萬里津 ,三曰 江首津 ,四曰 涉頭津 ……五曰 江南津 。” 五津 皆在 蜀 中,因用以泛指 蜀 地。 南朝 梁元帝 《荊州長沙寺阿育像碑》:“郤望 五津 ,距 青蓮 之洞,傍臨三天,帶明月之流。” 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詩:“城闕輔 三秦 ,風煙望 五津 。”
成語(Idiom):五津
發(fā)音(Pronunciation):wǔ j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五個渡口,比喻困難重重,險阻艱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津是指五個渡口,原本用來指代古代長江上的五個渡口,也可以泛指任何困難重重、險阻艱險的情況。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事情的發(fā)展過程中充滿了各種困難和阻礙,需要付出較大努力才能克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五津常常用在描述一個困難的環(huán)境或者任務之中。可以用于描述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難和挑戰(zhàn)。比如在面對一個復雜的項目時,你可以說:“這個項目真是五津連環(huán),我們需要克服許多困難才能完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四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描述了一個國家面臨外敵入侵,國君派遣使者向五個渡口的渡船主人征求援助。渡船主人們紛紛表示自己只能渡過自己的渡口,無法前往其他渡口幫助。于是,國君認識到面臨的困難非常巨大,后來人們就用“五津”來形容困難重重的情況。
成語結(jié)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津的結(jié)構是“數(shù)詞 + 名詞”,其中“五”表示數(shù)量,而“津”表示渡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真是五津連環(huán),我們需要克服許多困難才能完成。
2. 在新的工作崗位上,我遇到了五津,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五津”與困難重重的情況聯(lián)系起來,想象自己在一條充滿險阻的河流上,需要渡過五個渡口才能到達目的地。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長江上的五個渡口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例如“一波三折”、“八方支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在數(shù)學考試上遇到了五津,但我努力學習,最終取得了好成績。
初中生:學習英語真是五津連環(huán),我需要克服聽、說、讀、寫等多個方面的困難。
高中生:高考前的備考過程就像是渡過五津,需要面對各種考試和壓力。
大學生:找工作的過程中充滿了五津,但只要不放棄努力,一定會找到合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