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墨
成語(Idiom):黥墨(qíng mò)
發音(Pronunciation):qíng m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用墨汁在罪犯的臉上刺字或畫圖,作為刑罰之一。后泛指對人進行嚴厲的打擊和侮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黥墨是古代一種殘酷的刑罰方式,用墨汁在犯人的臉上刺字或畫圖,以示懲罰和侮辱。這種刑罰不僅對犯人的身體造成傷害,更是對其尊嚴和社會地位的嚴重侮辱。因此,黥墨在成語中泛指對人進行嚴厲的打擊和侮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黥墨常用于形容對他人進行嚴厲的打擊和侮辱,可以用來描述某人受到嚴厲懲罰或遭受巨大恥辱的情況。例如,當某人因犯罪行為被法律嚴懲時,可以說他被黥墨了。此外,也可以用來形容對他人的貶低和詆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黥墨這一刑罰方式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確實存在,并且被廣泛應用。古代法律將黥墨作為一種刑罰,用以懲罰犯有重罪的人。黥墨的目的是通過侮辱和打擊來對罪犯進行懲罰,同時也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由于黥墨給罪犯帶來了巨大的身體和精神傷害,因此這種刑罰方式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黥墨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黥”是動詞,表示用墨汁在臉上刺字或畫圖;“墨”是名詞,表示墨汁。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表示刑罰和侮辱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犯罪被判處黥墨,一夜之間聲名掃地。
2. 這個政府對批評者進行黥墨,試圖壓制言論自由。
3. 在這個充滿互聯網暴力的時代,很多人都遭受到了精神上的黥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成語黥墨。可以想象一個人被刺字和畫圖,臉上布滿墨汁,這樣的場景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進而記住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古代中國的刑罰方式,了解古代法律制度和社會文化背景。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刺字”、“畫蛇添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撒謊被老師發現了,被罰站在教室前面,感覺就像被黥墨了一樣。
2. 初中生:這個公司的名聲受到了嚴重的損害,可以說是被黥墨了。
3. 高中生:他曾經是一位杰出的運動員,但因為涉嫌興奮劑使用被禁賽,他的職業生涯被黥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