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老扶弱(xié lǎo fú ruò)
發音:xié lǎo fú ruò
基本含義:攜帶老人,扶持弱者。形容關心、照顧年老體弱的人。
詳細解釋:攜老扶弱是一個由“攜”、“老”、“扶”和“弱”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攜”表示攜帶、陪同,“老”表示年老,“扶”表示扶持、幫助,“弱”表示體弱。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攜帶年老的人,扶持體弱的人,關心、照顧他們,幫助他們度過困難。
使用場景:攜老扶弱常常用來形容人們關心照顧年老體弱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家庭成員之間互相照顧、關心年老的父母或祖父母;也可以用來形容社會上關心幫助弱勢群體,如殘疾人、孤寡老人等。
故事起源:攜老扶弱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仁愛之人。相傳,戰國時期,魏國有一位名叫孟嘗君的賢臣。他非常關心百姓,特別是老年人和弱勢群體。孟嘗君每天都會親自到老人家中慰問,給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愛。他還設立了養老院和福利機構,為那些無依無靠的老人和弱者提供幫助和照顧。孟嘗君的這種關心、照顧老人和弱者的精神,被后人稱為“攜老扶弱”。
成語結構:攜老扶弱是一個四字成語,由“攜”、“老”、“扶”和“弱”四個字組成。
例句:
1. 他經常去養老院攜老扶弱,幫助那些無依無靠的老人。
2. 這個社區設立了攜老扶弱基金,為需要幫助的老人提供生活和醫療上的支持。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攜老扶弱這個成語??梢韵胂笞约簲y帶著年老的父母或祖父母,扶持著體弱的人,關心、照顧他們,幫助他們度過困難的場景。
延伸學習:可以深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孝道、仁愛的思想,了解更多關于攜老扶弱的故事和實踐案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是一個懂得攜老扶弱的好孩子,經常幫助老師和同學。
中學生:作為學生干部,我要倡導攜老扶弱的精神,關心照顧身體不好的同學。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積極參與攜老扶弱的公益活動,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