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樓
基本解釋
即望樓。《清會典事例·工部·各省營房三》:“ 巖子河 、 青苔店 、 黃山新集 、 尚市店 、 三道河 、 萬家店 等六處塘房,各建官廳三間……瞭樓一座,煙墩五座。”參見“ 望樓 ”。
成語(Idiom):了樓
發音(Pronunciation):liǎo l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摧毀、燒毀建筑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了樓成語源自于中國古代的故事,講述了一個有關建筑物被燒毀的情節。這個成語在現代漢語中被用來形容建筑物被毀壞或燒毀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了樓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建筑物遭到破壞或火災等情況。可以用于新聞報道、文學作品、口語交流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唐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李白的詩人和他的好友王之渙一起旅行。一天晚上,他們在一座宴會樓上喝酒作詩,酒足飯飽后,他們離開樓下回到自己的住處。然而,當他們回頭看時,發現宴會樓已經被大火吞噬,整個樓房已經燒毀了。李白看著燒毀的樓房,感嘆道:“了樓了樓,真是一場大火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了樓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了”表示完成、毀滅的意思,“樓”表示建筑物。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表示建筑物被毀壞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昨天晚上,火災導致了樓,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
2. 這座古老的建筑物經歷了多次戰爭,如今只剩下了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了樓”這個成語與火災相關的形象聯系起來,比如想象一座樓房被大火包圍,最終被燒毀的場景。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發音和含義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樓這個成語可以引申為形容其他事物的毀壞或破壞,比如“了車”(車輛被毀)或“了盤”(棋局被破壞)。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可以豐富詞匯和理解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3-5歲):昨天,我畫的房子被小弟弟不小心踩壞了,就像了樓一樣。
2. 小學生(6-12歲):我家附近的那棟樓因為大火而了樓了,現在只剩下一片瓦礫。
3. 初中生(13-15歲):這次地震導致了樓,許多人失去了家園。
4. 高中生(16-18歲):那場爆炸把整個工廠都給了樓了,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5. 大學生及以上(18+歲):這個項目由于資金問題而了樓,我們不得不取消了整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