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繼馬后
基本解釋
晉 時讖語。謂以 牛 姓代 司馬氏 繼承帝位。《晉書·元帝紀》:“初,《玄石圖》有‘牛繼馬后’,故 宣帝 深忌 牛氏 ,遂為二榼,共一口,以貯酒焉,帝先飲佳者,而以毒酒鴆其將 牛金 。而 恭王 妃 夏 侯氏 竟通小吏 牛氏 而生 元帝 。” 宋 洪邁 《容齋隨筆·晉之亡與秦隋異》:“ 秦 、 晉 、 隋 皆相似,然 秦 隋 一亡即掃地, 晉 之東雖曰‘牛繼馬后’,終為守 司馬氏 之祀,亦百有餘年。”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 晉明帝 問 王導 晉 所以得天下。 導 陳 司馬懿 創業之始,及 司馬昭 弒 高貴鄉公 事, 明帝 以面覆牀曰:‘若如公言, 晉 祚復安得長遠!’殊不思‘牛繼馬后’, 晉 已絶矣。”
成語(Idiom):牛繼馬后
發音(Pronunciation):niú jì mǎ 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才接班或者事物承前啟后,接續發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新一代接替前一代,繼續發揚光大,取得更大的成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才或事物的接續發展,也可以用于表揚后輩繼續前輩的事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位農夫,他養了一頭牛和一匹馬。牛非常強壯,馬非常快速。有一天,農夫需要將一車重貨拉到遠處的市場去賣,他決定讓牛和馬一起拉車。牛在前面負責拉車,馬在后面輔助。結果,牛拉著車走了一段路后累得停下來了,而馬卻繼續用盡全力拉著車,最終成功將貨物拉到了市場。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牛繼馬后的意思就是在前輩的基礎上繼續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動詞+補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牛繼馬后的好學生,不僅繼承了前輩的優點,還有自己的創新。
2. 這個公司在前任領導的基礎上,由新任經理帶領,繼續牛繼馬后地發展壯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牛和馬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牛在前面拉車,馬在后面輔助,牛累了停下來了,但是馬卻繼續努力拉著車,最終成功抵達目的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等,來拓展對于接替和繼承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哥哥一樣牛繼馬后,成為班級的優秀學生。
2. 初中生:我希望能夠在父母的基礎上牛繼馬后,取得更好的成績。
3. 高中生:我們是學校籃球隊的新一代隊員,要牛繼馬后,爭取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我要在研究生階段繼續牛繼馬后,為科研事業做出貢獻。
5. 成年人:我們要在前輩的基礎上牛繼馬后,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