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籍
成語(Idiom):再籍
發音(Pronunciation):zài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重新回到原來的籍貫或職位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再籍是一個表示重新回到原籍或原職位的成語。在古代,一個人的籍貫和職位都是很重要的身份標識,而再籍就是指一個人因某種原因離開原籍或原職位后,又回到了原來的地方或職位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再籍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因某種原因離開了原來的地方或職位,然后又回到了原來的地方或職位上。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因工作調動或其他原因離開原來的城市,然后又回到了原來的城市上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再籍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相傳,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田恒因為犯了罪被貶到了一個荒涼的地方。多年后,田恒被召回齊國,重新擔任大夫的職位,因此有了再籍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再籍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再表示重新,籍表示籍貫或職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工作調動離開了原來的城市,但不久之后又再籍回來了。
2. 這個大學生畢業后留在了外地工作,但是幾年后他決定再籍回到自己的家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回歸”、“重返”等含義相近的詞語進行聯想來記憶再籍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地方、職位相關的成語,如“歸隱”,“官復原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因為轉學離開了原來的學校,但是很快就再籍回到了原來的班級。
2. 初中生(13-15歲):我因為家庭原因離開了原來的城市,但是我一直想念家鄉,所以決定再籍回去。
3. 高中生(16-18歲):我因為考大學而離開了原來的城市,但是畢業后我希望再籍回去找工作。
4. 大學生(19-22歲):我因為實習的機會離開了原來的學校,但是實習結束后我打算再籍回來繼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