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鱸
成語(Idiom):碧鱸 (bì lú)
發音(Pronunciation):bì l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言談舉止溫文爾雅,文雅而有才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碧鱸是由“碧”和“鱸”兩個詞組成,其中,“碧”指的是翠綠的顏色,表示清新、美麗;“鱸”是一種魚類,又稱為鱸魚,因其鱗片呈翠綠色而得名。碧鱸這個成語借用了鱸魚的形象,用來形容人的言談舉止溫文爾雅,文雅而有才華,就像碧鱸一樣清新美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碧鱸這個成語常用于贊美人的文雅和才華。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談吐文雅,舉止得體,有修養和才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碧鱸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董仲舒傳》中,形容董仲舒的文雅才華。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的言談舉止優雅,才華橫溢,被人們稱為“碧鱸”。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談吐舉止如碧鱸一般,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她的文筆如碧鱸,清新雅致,讓人陶醉其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碧鱸的翠綠色和鱸魚的美麗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就像碧鱸一樣清新美麗,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董仲舒這位西漢時期的思想家,以及他對中國古代思想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她的書法寫得很好,就像一只碧鱸在水中游動。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演講風格優美,如碧鱸般令人贊嘆。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詩歌作品如碧鱸一般清新雅致,給人以美的享受。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她的音樂才華猶如碧鱸,充滿了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