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洗馬
基本解釋
官名。 漢 置,太子屬官。《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屬官有太子門大夫、庶子、先馬。” 顏師古 注:“ 張晏 曰:‘先馬,員十六人,秩比謁者。’ 如淳 曰:‘前驅也。《國語》曰: 句踐 親為 夫差 先馬。先或作洗也。’”《后漢書·百官志四》:“太子洗馬,比六百石。本注曰:《舊注》云,員十六人,職如謁者。太子出,則當直者在前導威儀。” 晉 陸機 《答賈謐》詩序:“余昔為太子洗馬, 魯公 賈長淵 以散騎常侍侍東宮積年。”
成語(Idiom):太子洗馬
發音(Pronunciation):tài zǐ xǐ m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太子洗馬是指高官子弟或貴族后代親自做一些低級的工作,以鍛煉自己或表示謙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中的“太子”指的是皇帝的兒子,而“洗馬”則是指洗馬桶的工作。太子洗馬這個成語源于古代宮廷中的一個習慣,皇帝的兒子們需要親自做一些低級的工作,如洗馬桶,以鍛煉自己的意志力和謙遜的態度。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高官子弟或貴族后代應該親自體驗低級工作,以培養謙虛和勤奮的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太子洗馬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愿意親自做一些低級的工作,以鍛煉自己或表示謙遜。可以用來表達一個人勤奮、謙虛的品質,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愿意親自動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太子洗馬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宮廷生活。在古代,皇帝的兒子們被要求親自做一些低級的工作,以鍛煉他們的意志力和謙遜的態度。這樣的做法旨在教育皇子們要懂得勞動和體驗人民普通生活的艱辛。因此,太子洗馬成為了一個象征性的行為,代表著高官子弟應該親自體驗低級工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太子洗馬這個成語的結構是“太子”+“洗馬”,其中“太子”表示皇帝的兒子,而“洗馬”表示洗馬桶的工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太子洗馬的人,從小就知道勞動的重要性。
2. 這個年輕的企業家不怕親自動手,他是個太子洗馬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太子洗馬”與皇帝的兒子親自做低級工作的形象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太子在洗馬桶,以表示他的謙虛和勤奮。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的宮廷生活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皇室的教育制度和皇帝的兒子們的生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愿意做太子洗馬,為了鍛煉自己的意志力。
2. 初中生:他是個太子洗馬的人,從小就知道努力工作的重要性。
3. 高中生:這個年輕的企業家不怕親自動手,他是個太子洗馬的人。
4. 大學生: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有太子洗馬的精神,不管是高官子弟還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