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下
成語(Idiom):賊下
發音(Pronunciation):zéi xi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做事狡猾、陰險毒辣,行為不正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賊下一詞中的“賊”指的是小偷,而“下”表示卑鄙、低下的意思。賊下一詞形容一個人的行為像小偷一樣狡猾、陰險,且道德品質低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賊下一詞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那些不誠實、不可信賴、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或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賊下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在故事中,一個人假裝低下的樣子,實際上卻心機深沉,最終成功騙取了他人的財物。這個故事通過“賊下”這個成語來表達了對那些裝模作樣、表面卑微實則心機深沉的人的批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和善,實際上卻是個賊下。
2. 小明的同學總是偷看他的試卷,真是個賊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賊下”聯想成一個小偷低下頭的樣子,表示他們的行為卑鄙、陰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賊眉鼠眼”、“賊喊捉賊”等,來擴大對成語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同學偷看我的作業,他真是個賊下。
2. 初中生:他表面上很友好,實際上卻是個賊下的人。
3. 高中生:這個政客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真是個賊下。
4. 大學生:公司里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真是一群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