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zhī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 ,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ㄓㄧ ㄒㄩˇ ㄓㄡ ㄍㄨㄢ ㄈㄤˋ ㄏㄨㄛˇ ,ㄅㄨˋ ㄒㄩˇ ㄅㄞˇ ㄒㄧㄥˋ ㄉㄧㄢˇ ㄉ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zhǐ xǔ zhōu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xìng diǎn dēng
[one may steal a horse while another may not look over the hedge] 專制統治者自己為所欲為,不許百姓有絲毫自由
詞語解釋
zhī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 ,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ㄓㄧ ㄒㄩˇ ㄓㄡ ㄍㄨㄢ ㄈㄤˋ ㄏㄨㄛˇ ,ㄅㄨˋ ㄒㄩˇ ㄅㄞˇ ㄒㄧㄥˋ ㄉㄧㄢˇ ㄉ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 田登 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於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后因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形容統治者為所欲為,卻限制人民自由。亦泛指自己任意而行,反而嚴格要求別人。《紅樓夢》第七七回:“ 襲人 笑道:‘可是你“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我們偶然説一句略妨礙些的話,就説是不利之談,你如今好好的咒他,是該的了?’”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成語(Idiom):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 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只有州官可以放火,而百姓卻不能點燈。形容官員任意妄為,而百姓卻無法自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于中國古代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州官在夜間放火燒毀了百姓的房屋,百姓卻無法點亮燈火來自保。這個成語形容了官員專權的現象,官員可以為所欲為,而百姓卻沒有自主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官員濫用權力,肆意妄為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以權謀私,不顧百姓利益的官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莊子》一書。故事中的州官燒毀百姓房屋的情節,成為了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的結構是“只許...,不許...”,表示某個人或群體可以做某件事,而其他人卻不能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官員真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完全不考慮百姓的利益。
2. 在這個地方,官員就像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百姓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州官正在放火,而百姓卻無法點燈來自保,形象地表達了官員濫用權力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官員制度,了解官員的權力與責任,以及官民關系的演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遵守校規,可是他卻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2. 初中生:這個班級的班長就像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我們的意見從來都不被聽取。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應該做到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為人民謀福祉。
4. 大學生:我們要警惕官員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現象,捍衛我們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