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漏
基本解釋
古代計時的一種漏壺。鑄為龍形,故名。 唐太宗 《冬宵各為四韻》:“雕宮靜龍漏,綺閣宴公侯。”參閱《初學記》卷二五引 李蘭 《漏刻法》。
成語(Idiom):龍漏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l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長時間不下雨,河道干涸,龍無法游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漏是一個比喻,用來形容長時間沒有下雨,河道干涸,無法容納游泳的龍。這個成語意味著長時間的干旱,缺乏水源,以及困境中的無助和無法發揮所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長時間沒有改善的困境,或者某人長時間未能發揮自己的才能。它可以用于描述自然災害、經濟衰退、個人困境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條巨龍生活在一條大河中。這條龍非常喜歡游泳,但長時間沒有下雨,河道干涸,無法容納它的身軀。因此,人們形容長時間沒有改善的困境為"龍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龍漏”的結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龍”和“漏”。其中,“龍”代表巨龍,而“漏”代表干涸的河道。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年夏天一直沒有下雨,農田干涸,真是龍漏了。
2. 這個公司已經連續幾個季度沒有盈利了,陷入了龍漏的狀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條巨龍在干涸的河道中無法游泳的情景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將這個情景與成語的發音“龍漏”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有趣的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用法。同時,你也可以學習更多關于中國文化和歷史的知識,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夏天太熱了,河流都干涸了,真是龍漏。
2. 初中生:經濟危機導致很多企業倒閉,很多人失業,整個社會陷入了龍漏。
3. 高中生:考試前沒有好好復習,現在真是龍漏了,什么都不會。
4. 大學生:這個項目一直沒有進展,團隊陷入了龍漏,需要及時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