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磨穿鐵鞋(mó chuān tiě xié)
發音(Pronunciation):mó chuān tiě x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情費盡心思,卻遲遲得不到結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磨,磨損;穿,穿透;鐵鞋,指堅硬的鞋子。磨穿鐵鞋意為費盡心思,卻得不到結果。比喻做事費力不討好,白費功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費盡心思、勞心勞力的事情,卻往往得不到預期的結果。適用于各種日常生活和工作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磨穿鐵鞋的成語故事起源于明代小說《西游記》。故事中,孫悟空為了取得真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得到了佛祖的囑托,要去西天取經。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他費盡心思地尋找取經路上的難題,但最終卻發現最難的問題竟然是如何穿過一雙堅硬的鐵鞋。這個故事表達了一個人費盡心思卻得不到結果的寓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磨”、“穿”、“鐵鞋”三個詞組成,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費盡心思研究了很久,卻磨穿鐵鞋,不得要領。
2. 這個項目的推進一直磨穿鐵鞋,進展緩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費盡心思地穿著一雙堅硬的鐵鞋,卻無法穿透,最終得不到結果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磨杵成針”、“費盡心思”等,進一步豐富詞匯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費盡心思做了一份禮物,但卻磨穿鐵鞋,他還是不喜歡。
2. 初中生:我們團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磨穿了很多鐵鞋,終于找到了合適的解決方案。
3. 高中生:他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磨穿了鐵鞋,終于如愿以償。
4. 大學生:我在找實習的過程中,磨穿了不少鐵鞋,但最終還是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