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給
成語(Idiom):資給
發音(Pronunciation):zī g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給予財物或權力支持,幫助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資給是由“資”和“給”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資”指財物或權力,“給”指給予、賜予。資給的含義是指給予財物或權力的支持,幫助他人。這個成語強調了資助和幫助他人的善良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資給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給予別人幫助、支持或贊助的行為。可以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的互助關系,也可以用于形容國家或組織對弱勢群體的援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資給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哀公十一年》。故事中,齊國的哀公欲征伐晉國,但因為糧食不足,無法開戰。于是,哀公派人向魯國借糧。魯國的國君問借糧的使者:“你們齊國有沒有人可以幫助你們?”使者回答:“我們有一位叫季孫的大臣,他非常聰明能干。”于是,魯國的國君決定資助齊國,給予他們糧食和軍隊的幫助。最終,齊國得到了資助,成功征伐了晉國。這個故事成為了資給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資給了他的朋友一筆錢,幫助他渡過了難關。
2. 這家公司資給了貧困地區的學校一批圖書和教育設備。
3. 我們應該多關心弱勢群體,給予他們資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資助給予”,將“資”和“給”兩個字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資助、幫助相關的成語,如“施舍”、“捐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資給了我一個新的書包。
2. 初中生:我們班級資給了貧困地區的學生一些學習用品。
3. 高中生:我計劃資給一所貧困地區的學校建設一個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