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儒
基本解釋
指 漢 代的 董仲舒 、 公孫弘 、 兒寬 。《漢書·循吏傳序》:“唯 江都 相 董仲舒 、內(nèi)史 公孫弘 、 兒寬 ,居官可紀。三人皆儒者,通於世務,明習文法,以經(jīng)術(shù)潤飾吏事。”一說,指 漢 代的 董仲舒 、 劉向 、 揚雄 。見 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名臣下·三名儒》。
成語(Idiom):三儒
發(fā)音(Pronunciation):sān r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三位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即孔子、孟子和荀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儒是指孔子、孟子和荀子,他們是中國古代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奠基人,強調(diào)人倫道德和社會秩序的重要性;孟子是孔子的學生,他進一步發(fā)展了儒家思想,強調(diào)人性本善和仁義道德;荀子是儒家學派的后繼者,他注重禮儀和教育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儒常用于形容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也可以用來形容三位具有高尚品質(zhì)和學識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儒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漢書·藝文志》中,用來形容儒家學派的三位代表人物。后來,這個詞逐漸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儒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沒有特定的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學問淵博、品德高尚的他被譽為當代的三儒之一。
2. 這個學校培養(yǎng)出了許多有志向、有才華的三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形象,結(jié)合他們的思想和貢獻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學習儒家學派的思想和其他重要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如《論語》、《孟子》和《荀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將來成為像孔子、孟子和荀子一樣的三儒。
2. 初中生:三儒的思想對于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和學識很有幫助。
3. 高中生:我們應該學習三儒的精神,追求卓越和高尚的人生追求。
4. 大學生:三儒的思想對于解決現(xiàn)代社會問題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