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中饋猶虛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kuì yóu x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給予的東西雖然豐盛,但仍然感到不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給予;饋,供給;猶,仍然;虛,不足。表示雖然給予的東西很多,但仍然感到不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雖然得到了很多,但仍然感到不滿足或欠缺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物質財富的豐富卻無法滿足內心的需求,或者形容對某種事物的不滿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源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戰爭中,曾經率領大軍攻占了咸陽(咸陽是秦朝的都城),獲得了豐富的戰利品。然而,盡管他得到了大量的財富和美食,但他的心靈依然感到空虛和不滿足。因此,人們用“中饋猶虛”來形容雖然擁有很多,卻仍然感到不滿足的心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中饋猶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有很多財富,但心里始終感到中饋猶虛。
2. 雖然他得到了很多榮譽,但他的內心卻依然感到中饋猶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中饋猶虛”與一個人在一個豐盛的宴會上,吃得很多卻感到不滿足的情景聯系起來。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滿足與不滿足相關的成語,如“心滿意足”、“不知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雖然得到了很多禮物,但我還是感到中饋猶虛。
2. 初中生:盡管考試成績很好,但我對自己的表現仍然感到中饋猶虛。
3. 高中生:雖然我有很多朋友,但我還是感到中饋猶虛,因為他們并不真正了解我。
4. 大學生:盡管我在學業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我對自己的能力仍然感到中饋猶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