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嫡
基本解釋
(1).謂庶子地位同于嫡子。《左傳·桓公十八年》:“并后、匹嫡、兩政、耦國,亂之本也。” 杜預 注:“庶如嫡。” 楊伯峻 注:“匹嫡,庶子同於嫡子。”《晉書·禮志中》:“兩后匹嫡,自謂違禮,不謂非常之事而以常禮處之也。”《宋書·后紀傳論》:“ 太祖 之傾惑 潘嫗 ,謀及婦人; 大明 之淪溺 殷姬 ,并后匹嫡,至使多難起於肌膚,并命行於同產,又況進於此者乎。”
(2).謂締結婚姻。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禮樂》:“自 有魏 失御, 齊氏 云亡,市朝既遷,風俗陵替, 燕 、 趙 古姓,多失衣冠之緒, 齊 、 韓 舊族,或乖禮義之風。名不著於州閭,身未免於貧賤,自號高門之胄,不敦匹嫡之儀,問名唯在於竊貲,結褵必歸於富室。”
成語(Idiom):匹嫡
發音(Pronunciation):pǐ d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嫡長子,即合法繼承家產的兒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匹嫡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匹意為匹配、相稱,嫡指嫡長子。匹嫡的意思是指嫡長子,即合法繼承家產的兒子。在古代中國,家族的繼承權通常由嫡長子繼承,因此,匹嫡也代表了家族血脈的延續和家族的繁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匹嫡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嫡長子的地位和權力。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在某個領域或組織中的主導地位,類似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匹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家族制度。在古代中國,家族的繼承權通常由嫡長子繼承,他有權繼承父親的家產和地位。因此,匹嫡這個成語就是用來形容嫡長子的地位和權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匹嫡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匹”是動詞,意為匹配、相稱;“嫡”是名詞,意為嫡長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家里的匹嫡,將來將繼承家族的產業。
2. 在這個組織中,他是匹嫡,擁有最高的權力和地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匹嫡”這個成語與“嫡長子”這個詞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家族的繼承權由嫡長子繼承,他就是匹配、相稱的人選。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匹嫡的基本含義和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家族制度和家族文化,了解更多關于嫡長子和繼承權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級的匹嫡,總是在班級活動中發號施令。
2. 初中生:他在學校的籃球隊中是匹嫡,擁有最高的地位和權力。
3. 高中生:他是學校辯論隊的匹嫡,每次比賽都是他的發言最有分量。
4. 大學生:在這個學術領域,他是匹嫡,他的研究成果備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