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石
成語(Idiom):磬石 (qìng shí)
發音(Pronunciation):qìng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清廉正直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磬石是古代用來敲擊磬的石頭,因為磬的聲音清脆悅耳,所以磬石被比喻為清廉正直的人或事物。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情的品質高尚,不受污染,像磬石一樣堅定不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不受外界誘惑的影響,以及一個事物的純潔性質,不受外界污染的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磬石的比喻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據說,春秋時期有位叫做子貢的學者,他非常聰明但又非常謙虛。有一次,子貢對孔子說:“我雖然聰明,但是我不敢自稱是圣人?!笨鬃勇牶筚潎@道:“你像一塊磬石,清脆悅耳。”從此,磬石成為了形容清廉正直的人或事物的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磬石官員,從不接受賄賂。
2. 她的品德像塊磬石,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會動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磬石的聲音清脆悅耳,來記憶其含義,以及通過想象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或事物就像一塊磬石一樣堅定不移,來記憶其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品德高尚、清廉正直相關的成語,如“廉潔奉公”、“清正廉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是一個磬石學生,從不作弊。
初中生:她的品德像塊磬石,從不參與欺騙行為。
高中生:他是個磬石官員,一直以來都堅持不接受賄賂。
大學生:她的堅持和努力使她成為一個磬石般的人物,備受尊敬。
成人:他的堅定和正直讓他成為一個社會上的磬石,永遠不為利益所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