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薪
成語(Idiom):膽薪(dǎn xīn)
發音(Pronunciation):dǎn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缺乏勇氣和決心,只能依賴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膽薪”由“膽”和“薪”兩個詞組成,表示一個人缺乏勇氣和決心,只能依賴微薄的收入來維持生活。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對于改變現狀或追求更好生活的無力感和被動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因為缺乏勇氣和決心,只能忍受微薄的收入而無法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談話、寫作和演講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膽薪”來源于《孟子·公孫丑上》。故事中,公孫丑是孟子的學生,他的家境貧困,只有一薪水的收入。有一天,孟子問公孫丑為什么只有一薪水的收入,他回答說自己沒有能力改變現狀,只能依靠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孟子聽后感到惋惜,用“膽薪”來形容公孫丑缺乏勇氣和決心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膽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有很多的夢想,但是一直膽薪,沒有勇氣去追求。
2. 不要總是膽薪,要有勇氣去改變自己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膽小如鼠,只能依靠微薄的薪水來生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勇氣、決心相關的成語,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往無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膽薪,只敢在家做作業,不敢參加學校的活動。
2. 初中生:她膽薪,不敢向老師提問,導致知識掌握不牢固。
3. 高中生:他膽薪,沒有勇氣去報考心儀的大學,只能選擇就近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