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眠
基本解釋
(1). 宋 代著名畫家 李公麟 的別號。 公麟 致仕后,歸老于 龍眠山 ,自號 龍眠居士 。 宋 蘇軾 《書林次中所得李伯時歸去來陽關二圖后》詩之一:“ 龍眠 獨識慇懃處,畫山陽關意外聲!” 元 馬臻 《題<唐十八學士圖>》詩:“后有 龍眠 傳此本,禮樂衣冠激流俗。” 明 徐渭 《觀音大士贊》:“真者有兩,畫者亦然,一似 道子 ,一似 龍眠 ,合兩為一,妙哉 俞子 之管。”
(2).指歸隱林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下·張文和公風鳶詩》:“ 文端 則賜金歸老,頤志龍眠,安慮野飆排撼乎?”
(3).山名。在 安徽 桐城 西北,與 舒城 、 六安 接界。借指 舒州 。 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二:“ 元祐 中 舒州 有 李亮工 者,以文鳴薦紳間,與 蘇 黃 游,兩集中有與其唱和。而 李伯時 以善丹青,妙絶冠世,且好古博雅,多收 三代 以來鼎彝之類為《考古圖》。又有 李元中 ,字畫之工,追蹤 鐘 王 。時號 龍眠 三 李 。” 清 蔣士銓 《第二碑·賡韻》:“﹝小生﹞姓 阮 名 劍彩 字 斗墟 , 楚 中 漢陽 人也。 龍眠 右族, 江 表名家。”
成語(Idiom):龍眠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m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龍蛇在山谷中盤踞休息,形容人或事物處于隱蔽、休眠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龍眠”源自于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圣象征,被視為吉祥、權勢和財富的象征。而龍眠則是指龍蛇在山谷中盤踞休息的狀態,暗示事物處于隱蔽、休眠狀態。這個成語在現代語境中多用來形容人或事物處于沉寂、休眠或潛伏的狀態,等待時機的到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龍眠”常用于描述某個人或某個事物處于沉寂狀態,等待時機的到來。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創業者在初期階段默默努力,等待著成功的機會到來;也可以用來形容一段感情在暗中培養,等待著合適的時機表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龍眠”的具體故事起源并不明確,但它源自于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是一種神圣的動物,被視為吉祥、權勢和財富的象征。而龍眠則是指龍蛇在山谷中盤踞休息的狀態,暗示事物處于隱蔽、休眠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龍眠”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龍”和“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創業者一直在默默努力,等待著“龍眠”結束,迎來成功的機會。
2. 這段感情一直在潛伏,他們都在等待著“龍眠”結束,找到合適的時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成語“龍眠”。可以想象一條巨大的龍蛇在山谷中休息,沉睡的樣子,形成了“龍眠”的形象。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地記住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龍眠”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龍相關的成語和文化。在中國文化中,龍是非常重要的象征之一,有許多與龍相關的成語和故事,例如“云龍風虎”、“金龍魚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山谷中的龍眠睡得很香,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醒來。
2. 初中生:這個計劃現在還處于龍眠狀態,等待著最佳時機的到來。
3. 高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需要保持警覺,隨時準備應對“龍眠”的結束。
4. 大學生:大學生活中有很多機會,我們要時刻保持警覺,等待著“龍眠”結束,抓住機會。
希望這個關于成語“龍眠”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