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菽
成語(Idiom):粱菽
發(fā)音(Pronunciation):liáng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糧食,泛指食物。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粱菽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粱指的是粱谷,即粱米;菽指的是豆類食物。在古代,糧食是人們生活的基本需求,所以糧食也成為了泛指食物的代名詞。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dá)了食物的重要性和人們對食物的需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食物的豐富或者人們對食物的渴望。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對生活的追求和對基本需求的滿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六年》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夏朝時期,有個叫甘盤的人非常貧窮,連一頓飯都吃不上。他非常渴望有糧食吃,于是他就在自己的房子門口種了一棵豆苗。豆苗長大之后結(jié)出了豆莢,甘盤非常高興,他把豆莢摘下來,曬干后碾碎,磨成豆粉,用來做餅。他吃了這個豆餅之后,覺得非常好吃,就把這個方法告訴了周圍的人。大家都嘗了嘗,覺得味道確實(shí)好,于是紛紛模仿,種植豆莢,磨成豆粉,做成豆餅。從此以后,人們就叫這種豆餅為“粱菽”,并用這個成語來形容食物的重要性。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餐廳的菜品豐富多樣,真是粱菽之地。
2. 在那個貧瘠的山區(qū),糧食就是粱菽,沒有它就無法生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糧食和食物的形象與“粱菽”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個強(qiáng)烈的視覺印象。可以想象一個滿滿的糧倉,里面堆滿了各種食物,代表著豐富的糧食和食物的意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中國古代糧食的種類和重要性,以及中國傳統(tǒng)的食物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6-12歲):我每天都要吃糧食,因?yàn)榧Z食是我們的粱菽。
2. 中學(xué)生(13-18歲):在這個饑荒的年代,糧食對人們來說就像是粱菽一樣重要。
3. 大學(xué)生(19-22歲):我們應(yīng)該珍惜糧食資源,因?yàn)樗俏覀兩畹牧惠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