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連城之璧
發音(Pronunciation):lián chéng zhī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兩個人或物彼此相得益彰,互為補充,形容關系密切,互不可分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連城之璧源自戰國時期,璧是一種古代的玉器,連城璧是指一塊被分成兩半的玉璧,只有兩半合在一起才能完整。這個成語比喻兩個人或物之間的關系如同連城璧一樣,互相依存,互相補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夫妻、兄弟、朋友等關系密切,互相依賴的人或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戰國時期,楚國的君主想要獻給齊國的君主一塊連城璧。然而,在途中,楚國的使者被齊國的人劫持,連城璧被分成了兩半。后來,楚國的人將璧的一半送給了齊國,齊國的人也將璧的一半送給了楚國。最終,兩個國家通過連城璧重新建立了友好關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之+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人就像連城之璧,互相依賴,互相支持。
2. 這對夫妻是連城之璧,一起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連城璧的故事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楚國和齊國通過連城璧建立友好關系的情景,將兩個國家的名字與連城之璧聯系在一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戰國時期的歷史背景,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鸞鳳和鳴”。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我的好朋友就像連城之璧,一起玩耍,一起學習。
2. 初中生:我的父母就像連城之璧,他們互相扶持,共同經營我們的家庭。
3. 高中生:我和我的同桌就像連城之璧,我們互相幫助,一起進步。
4. 大學生:我們的團隊就像連城之璧,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優勢,共同完成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