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人
基本解釋
(1).身材高的人。《墨子·大取》:“長人之異,短人之同,其貌同者也。” 孫詒讓 間詁引 俞樾 曰:“‘長人之異,短人之同’,當作‘長人之與短人也同’。”《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 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 宋 梅堯臣 《奉呈諸君》詩:“長人執(zhí)兵立,小豎插花嬉。” 茅盾 《你往哪里跑》:“她在女人中可說是長人,但是比起那男子來,還矮了半個頭光景。”
(2).古代傳說中 長人國 的人。
(3). 唐 杜甫 《通泉縣署壁后薛少保畫鶴》詩:“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長人。”后以“長人”指鶴。 宋 蘇軾 《題李伯時畫趙景仁琴鶴圖》詩之二:“丑石寒松未易親,聊將短曲調長人。”
(1).為人君長,指統(tǒng)治者。《易·乾》:“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唐 柳宗元 《種樹郭橐駝傳》:“然吾居鄉(xiāng),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 宋 曾鞏 《亳州謁夫子廟文》:“ 鞏 長人於此,敢不嚴事。”
(2).指居上位者、官長。《墨子·雜守》:“有長人,有謀士。”《新唐書·循吏傳序》:“至宰相名臣,莫不孜孜言長人不可輕授亟易。” 宋 范仲淹 《邠州謝上表》:“假禁廷之要職,居郡國之長人。”
成語(Idiom):長人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áng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身材高大,也可用來形容人的道行修為高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長人一詞由“長”和“人”兩個字組成,其中,“長”表示高大,而“人”表示人類。長人成語形容人的身材高大,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道行修為高深。在這個成語中,“長”一詞的含義不僅僅指身高,還可以表示在某個方面有所長進或者有所成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長人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夸贊某個人的身材高大,或者稱贊某個人在某個領域有很高的水平。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場合或者學習環(huán)境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長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據傳,在春秋時期,齊國有個人名叫宰予。他的身材高大威猛,所以人們都稱他為長人。后來,長人成為了一個形容人高大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長”和“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長人,站在人群中非常顯眼。
2. 這位教授在學術界可算得上是個長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非常高大威猛的人站在人群中,他就是一個長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身材高大相關的成語,如“高人一等”、“威風凜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長人,可以幫我夠到書架上的書。
2. 初中生:這位籃球隊的隊長真是個長人,他的身高完全壓倒了對手。
3. 高中生:這位老師是個長人,他的知識廣博,解答問題非常準確。
4. 大學生:這位藝術家是個長人,他的作品在國內外都備受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