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康
基本解釋
周成王 與 周康王 的并稱。史稱其時天下安寧,刑措不用,故用以稱至治之世。《詩·周頌·執競》:“不顯 成 康 ,上帝是皇?!薄?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景帝紀贊》:“ 周 云 成 康 , 漢 言 文 景 ,美矣?!?元 揭傒斯 《奎章閣賀表》:“惟上有 成 康 之君,下有 周 召 之臣?!?/p>
成康(chéng kāng)
發音:chéng kāng
基本含義:指人的品行或身體健康,心境愉快,精神煥發。
詳細解釋:成康一詞由“成”和“康”組成。其中,“成”指完整、健全,表示事物達到了完善的狀態;“康”指健康、安康,表示身體或心理健康。成康一詞形容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精神煥發。
使用場景:成康一詞可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和心理狀態良好,適用于生活、工作和學習等方面的場景。
故事起源:成康一詞起源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故事中,孟子問荀卿:“何以謂之成康?”荀卿回答說:“口不言而善,行不違而信,事無變而成,事無失而康。”這段對話表達了人們對于一個人品行健全、身體健康的期望。
成語結構:成康屬于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
1. 他經常鍛煉身體,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一直保持著成康的狀態。
2. 她一直積極向上,樂觀向前,所以一直保持著成康的心態。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與“健康”、“愉快”、“精神煥發”等詞語進行聯系記憶,加深對成康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成康相關的成語,例如“康健”、“康寧”等,以拓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吃營養的食物和蔬菜,希望自己能夠長大后成康。
2. 初中生:學習壓力大,但只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就能夠成康地度過高中生活。
3. 高中生:我每天堅持運動,保持身體健康,這樣才能在考試中成康地發揮。
4. 大學生:大學生活充實而忙碌,但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就能夠成康地度過這段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