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屑
成語(Idiom):靡屑(mí xiè)
發音(Pronunciation):mí x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輕視、不屑一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靡屑是由“靡”和“屑”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靡”表示衰敗、頹廢,而“屑”表示微小、不值一提。靡屑的意思是輕視、不屑一顧,形容對某人或某事物不重視,認為不值得一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靡屑常用于表達對某人或某事物的蔑視、輕視態度。可以用來形容對某人的能力、品德或成就不屑一顧,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事的重要性或價值不屑一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靡屑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記載了一個古代故事。故事中,晉國大夫晏嬰因為自己的美貌而自負,對于別人的批評和勸告都不屑一顧。最終,晏嬰因為自己的輕視態度而失去了晉國的支持和信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靡屑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靡”和形容詞“屑”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我的建議完全靡屑一顧,真是太不尊重了。
2. 她的成績一直很好,對于其他同學的成績都感到靡屑。
3. 這個項目對公司的發展非常重要,不能靡屑視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靡屑”與“麋鹿”進行聯想。想象一只麋鹿高傲地抬起頭,不屑地看著小蟲子,表示輕視和不屑一顧的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學習其他與輕視相關的成語,如“目空一切”、“不屑一顧”等,以擴展詞匯量。
2. 可以了解晉國歷史,了解晏嬰的故事背景和晉國的政治情況,以加深對成語起源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對我的畫作感到靡屑,說我畫得很差。
2. 初中生:她對我的意見完全靡屑一顧,認為我的建議沒有價值。
3. 高中生:這個學校對我以前的成績感到靡屑,不愿意接收我。
4. 大學生:他對這個實習機會不屑一顧,認為這個公司不值得他去工作。
5. 成年人:他對我的工作經驗感到靡屑,認為我沒有足夠的能力擔任這個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