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房
成語(Idiom):塌房(tā fáng)
發音(Pronunciation):tā f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房屋倒塌、崩潰的狀態。也用來比喻事物破敗、崩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塌房”形象地描述了房屋倒塌的情景,引申為事物破敗、崩潰的狀態。它常用于形容某個組織、計劃或事情的失敗、崩潰,意味著已經無法維持原有的穩定和正常運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表達某個事物、計劃或組織的崩潰、失敗,強調破敗、不堪的狀態。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企業經營不善導致倒閉,政府政策執行不力導致社會秩序混亂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塌房”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民居建筑,房屋倒塌是一種嚴重的災難,給人們帶來很大的損失。因此,這個成語在形容事物崩潰、破敗的狀態時,有著強烈的負面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塌房”由兩個漢字組成,構成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形容事物破敗、崩潰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公司的管理混亂,已經快要塌房了。
2. 他的計劃一波三折,最終還是塌房了。
3. 這個政策執行不力,導致整個社會秩序開始塌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座房子突然倒塌的畫面來記憶這個成語。將“塌房”與事物破敗、崩潰的狀態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結,有助于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塌房”相關的成語,如“屋漏偏逢連夜雨”、“瓦釜雷鳴”等,可以進一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3-6歲):我搭的積木塔塌房了,好可惜。
2. 小學生(7-12歲):他的夢想是當一名科學家,但是如果不努力學習,夢想可能會塌房。
3. 初中生(13-15歲):這個項目的計劃不周密,很容易塌房。
4. 高中生(16-18歲):他的人生道路一直很順利,但是如果遇到巨大的挫折,可能會使他的人生塌房。
5. 大學生(19-22歲):他的創業公司因為資金鏈斷裂,最終塌房了,這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