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飾
成語(Idiom):綺飾
發音(Pronunciation):qǐ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華麗而虛飾的裝飾品或修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綺飾是一個形容詞詞語,用來形容華麗而虛飾的裝飾品或修飾。它常常用來形容人的外表或言行,指其過分追求表面的華麗和虛飾,而忽略了內在的真實和重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綺飾常常用來形容人的裝扮、言行或舉止。當我們想要形容某人過分追求外表的裝飾,而忽略了內在的真實和重要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綺飾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書中。故事講述了莊子與惠子在柳下討論人們的言行舉止。莊子說,人們過分追求外表的華麗裝飾,卻忽略了內在的真實和重要,就像綺麗的裝飾品一樣,虛飾而無實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綺飾是一個形容詞詞語,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綺”表示華麗、美麗,第二個字“飾”表示裝飾、修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喜歡穿著綺飾的衣服,總是給人一種浮華的感覺。
2. 這個房間的裝飾太綺飾了,一點也不樸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綺飾這個成語:
1. 將“綺”字與華麗、美麗聯系在一起,表示外表的裝飾。
2. 將“飾”字與裝飾、修飾聯系在一起,表示虛飾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延伸學習綺飾這個成語:
1. 學習其他與外表相似的成語,如“浮華”、“華而不實”等。
2. 了解不同文化中對外表和內在的價值觀念,比較它們之間的差異和相似之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她的裙子上有很多綺飾的花朵,非常漂亮。
2. 初中生(14歲):他過分追求綺飾的打扮,卻不注重學習。
3. 高中生(17歲):這個社交平臺上充斥著虛假的綺飾,很難找到真實的信息。
4. 大學生(20歲):他的演講很有深度,沒有任何綺飾的修飾。
5. 成人(30歲):我們不應該只看外表的綺飾,更應該關注一個人的內在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