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
基本解釋
山中寺院。 北周 庾信 《陪駕幸終南山和宇文內史》:“戍樓鳴夕鼓,山寺響晨鐘。” 唐 韋應物 《游靈巖寺》詩:“始入松路永,獨忻山寺幽。” 元 何中 《南居寺》詩:“峰峰看不足,山寺已鳴鐘。”
成語(Idiom):山寺(shān sì)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廟,也可以用來比喻僻靜、幽深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山寺一詞由兩個字組成,山指的是高大的山峰,寺指的是佛教寺廟。山寺一詞通常用來形容寺廟建在山中,環境幽靜,周圍景色優美。此外,山寺也可以用來比喻僻靜、幽深的地方,具有一種寧靜、祥和的意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山寺常常用來形容人遠離塵囂,追求寧靜與內心的安寧。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修身養性,追求高尚精神境界;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地方環境優美,宜于修身養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山寺一詞最早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夜寄邱員外》一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作者在詩中描述了一個秋夜的場景,其中提到了“天階夜色涼如水”,這句詩中的“天階”就是指山寺。這首詩以其優美的描寫和意境深遠而聞名,使得山寺一詞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山寺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喜歡在山寺里靜坐,感受大自然的寧靜。
2. 他常常去山寺修行,追求心靈的凈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山寺的畫面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置身于山寺中,感受寧靜與祥和的氛圍,這樣有助于記憶和理解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山寺的文化背景,包括寺廟的建筑特點、佛教文化等,可以進一步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去山寺郊游,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2. 初中生:我喜歡在山寺里讀書,心情格外寧靜。
3. 高中生:他決定暑假去山寺修行,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智慧。
4. 大學生:我計劃畢業后去山寺做一段時間的修行,尋找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