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纜
成語(Idiom):竹纜
發音(Pronunciation):zhú l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才荒廢、無人利用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竹纜是由竹子制成的繩索,用于捆綁物品或搭建臨時結構。比喻人才因為種種原因而被浪費或未被有效利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個領域或某個地區人才匱乏、人才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竹纜這個成語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則寓言故事。相傳有一位名叫徐福的古代巫師,他擅長驅使海獸,曾帶領一支船隊遠航到了東海的島嶼。當地居民對徐福非常敬重,希望他能留下來教導他們。但是徐福卻拒絕了他們的邀請,他說:“我不愿成為你們生活的竹纜。”意思是說他不愿意成為他們生活中沒有作用的人,他希望能夠繼續追尋更廣闊的世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竹纜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竹”和“纜”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區的科研人才一直處于竹纜狀態,需要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力度。
2. 這位年輕的藝術家才華橫溢,卻一直被冷落,真是一顆被埋沒的竹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根沒有被人利用的竹纜,象征著人才的荒廢和浪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了解更多關于人才的典故和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班級里有很多聰明的同學,但有些同學還沒有發揮出自己的才能,他們就像是竹纜一樣沒有被利用。
2. 初中生:我們學校的科技實驗室設備齊全,但是人才卻不夠,所以一些設備就變成了竹纜。
3. 高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只有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才能避免成為竹纜。
4. 大學生:大學期間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否則畢業后可能會陷入竹纜狀態。
5. 成年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勢,要善于發現和利用自己的才能,不要成為竹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