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皮沒臉(Méi pí méi liǎn)
發音(Pronunciation):méi pí méi l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一個人臉皮薄,沒有自尊心,不顧他人感受,做出無恥、不要臉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沒皮沒臉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沒皮”和“沒臉”兩個詞組成。指一個人沒有臉皮,沒有自尊心,不顧他人感受,做出無恥、不要臉的事情。這種人通常不害羞,不怕丟臉,不顧及道德和社會規范,只顧自己的私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不要臉、不害羞的人,他們做事不擇手段,不顧及他人感受,只顧自己的利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這個成語來批評那些無恥、不要臉的人,表達對他們行為的不滿和不贊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個叫楊康的人,他是金國的奸臣,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背叛自己的家族和國家。他的行為無恥,不要臉,被人們稱為“沒皮沒臉”。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那些不要臉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沒皮沒臉”由兩個相同的詞語組成,形容詞“沒皮”和“沒臉”,沒有修飾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了這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真是沒皮沒臉。
2. 她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真是沒皮沒臉。
3. 這個人竟然偷了老人的錢包,真是沒皮沒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的臉沒有皮膚,暴露在外面,沒有臉皮,就是一個不要臉的人,形象生動,易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成語的用法和故事,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成語,例如“半斤八兩”、“狐假虎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沒皮沒臉地偷了我的鉛筆。
2. 初中生:她在考試中作弊,真是沒皮沒臉。
3. 高中生:他為了升職,不擇手段,真是沒皮沒臉。
4. 大學生:他為了錢,不顧他人感受,做出了很多不要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