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湯去三面
發音(Pronunciation):tāng qù sān m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一個人臉上沒有好看的地方,毫無美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湯去三面”源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的故事。故事中,有一個人叫湯五,他的臉上長滿了痘瘡,非常難看。一天,湯五經過一座橋,看到橋下的水反射出來的影子,發現自己的臉被水面分成了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非常難看。這個故事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臉上沒有美感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相貌非常難看,沒有一處好看的地方。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事物的外觀丑陋,毫無美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的故事源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的一則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湯(姓氏)去(離開)三面(三個面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長得湯去三面,真是難看極了。
2. 這幅畫的構圖很差,看起來湯去三面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臉上的三個部分都沒有美感,所以稱之為“湯去三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作品《喻世明言》,深入了解成語的故事背景和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臉上長滿了痘瘡,看起來湯去三面。
初中生:這個雕塑的臉部表情非常丑陋,湯去三面。
高中生:她的外貌真是湯去三面,完全沒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