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廡
成語(Idiom):賢廡
發音(Pronunciation):xián zhu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有才德的人被埋沒或被忽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賢廡是由“賢”和“廡”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賢指有才德、有道德的人,廡指低矮簡陋的房屋。賢廡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埋沒或被忽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榮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才德的人在社會上不被重視或被埋沒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社會不公平現象,或者用來鼓勵有才德的人要堅持自己的價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庾亮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庾亮是晉朝時期的一位有才德的官員,但他在朝廷中卻被冷落。有一次,庾亮到一位朋友家中,進門時門檻很低,庾亮不得不低頭彎腰才能進去。庾亮朋友看到后感嘆道:“庾公才德出眾,怎么進這樣的低矮簡陋的房子?”庾亮聽后深有感觸,于是用“賢廡”來形容自己在朝廷中的處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賢廡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賢廡之士,但卻被埋沒在無聊的工作中。
2. 這位科學家因為政治原因成為了一個賢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構思一個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有才德的人被埋在一個低矮簡陋的房子里,無法被人看到和認可,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更多有關庾亮的故事和他在晉朝的貢獻。
2. 學習其他與才德被埋沒相關的成語,如“埋沒才華”、“默默無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賢廡,雖然成績很好但卻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
2. 初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很多有才德的人都成了賢廡。
3. 高中生:他是一個賢廡之士,雖然才華出眾但卻被忽視了很多次。
4. 大學生:很多有才德的年輕人都成了賢廡,因為社會對他們的重視不夠。
5. 成年人:這個社會需要改變,不能讓更多的有才德的人成為賢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