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腸
成語(Idiom):痛腸
發音(Pronunciation):tòng ch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傷心、痛苦至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痛腸是由“痛”和“腸”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痛意指痛苦,腸意指內臟。痛腸一詞形象地比喻內心極度痛苦的感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極度傷心、痛苦的情緒。可以用來形容在失去親人、朋友或經歷重大失敗時的內心痛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徐無鬼》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把自己的腸子割下來,用來喂養一只鬼。這個故事寓意深刻,象征著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不惜付出一切,最終自食其果,身心痛苦至極。后來,人們就用“痛腸”來形容極度痛苦的心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痛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聽到噩耗,他的內心痛腸,無法接受這個現實。
2. 失去了心愛的寵物,她整夜都在痛腸。
3. 面對家庭的變故,他的心情痛腸,無法釋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痛腸”想象成一個人將自己的腸子割下來,用來喂養一只鬼的情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痛苦、傷心相關的成語,如“傷心欲絕”、“心如刀割”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考試沒考好,媽媽知道后肯定痛腸。
2. 初中生:我的好朋友轉學了,我感到非常痛腸。
3. 高中生:我在比賽中失利了,心情痛腸,但我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