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璧
成語(Idiom):懸璧
發音(Pronunciation):xuán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非常高的境界或水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懸璧是由“懸”和“璧”兩個詞組成的,其中“懸”是指將物體懸掛在空中,沒有支撐物;“璧”是古代一種玉器,形狀像圓盤,是玉石中的上品。懸璧的意思是把玉石懸掛在空中,比喻境界或水平非常高,超過一般人的達到的水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懸璧常常用來形容人的才華、技能或成就非常高超,超過一般人的水平。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的造詣非常深厚,達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懸璧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中講到,太史公是指史學家司馬遷,他在自序中說:“凡治亂之要,必先知古今之變,為法度者,必先究經傳之義。此屬文學,非懸璧之寶,不可得而聞也。”太史公在這里使用了“懸璧之寶”來形容文學的重要性和價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懸璧是由兩個詞組成的,其中“懸”和“璧”都是名詞,構成了一個比喻性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琴藝簡直是懸璧之才,無人能及。
2. 這位畫家的繪畫水平已經達到了懸璧境界,令人嘆為觀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懸璧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珍貴的玉石懸掛在空中,非常高級和高超,代表著非常高的境界或水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懸”和“璧”的成語,例如“懸崖勒馬”、“璧合無瑕”等,來擴展對這兩個字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講解真是懸璧之才,我們都聽得非常認真。
2. 初中生:他的籃球技術已經達到了懸璧境界,是我們的榜樣。
3. 高中生:這位數學大神的解題能力簡直是懸璧之才,我們都望塵莫及。
4. 大學生:他的創新思維和領導能力已經達到了懸璧境界,是我們學習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