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說
基本解釋
(1).指 伊尹 說 湯 事。《韓非子·難言》:“上古有 湯 ,至圣也; 伊尹 ,至智也。夫至智説至圣,然且七十説而不受,身執鼎俎為庖宰,昵近習親,而 湯 乃僅知其賢而用之。” 晉 葛洪 《抱樸子·時難》:“ 伊尹 干 湯 ,至於七十也。”
(2).指 孔子 游說諸侯各國事。《文選·揚雄<解嘲>》:“或七十説而不遇,或立談而封侯。” 呂向 注:“ 孔子 歷説天下七十君竟不一遇。” 漢 桓寬 《鹽鐵論·相刺》:“是以東西南北,七十説而不用,然后退而修王道,作《春秋》。” 唐 李白 《贈崔郎中宗之》詩:“ 仲尼 七十説,歷聘莫見收。”
成語(Idiom):七十說(qī shí shuō)
發音(Pronunciation):qī shí sh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極為隨便,毫無節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七十說是一個由“七十”和“說”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七十”表示數量很多,指很多話;“說”表示說話。整個成語的意思是說話不加節制,言辭非常隨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七十說常用于形容人說話沒有分寸,言辭隨意,毫無顧忌,不顧及他人感受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言談舉止不夠得體,不夠謹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典故源自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一位名叫張讓的官員,他在宴會上喝醉了酒,言辭放肆,說了很多不合時宜的話。當時有人對他說:“你喝醉了就七十說,言辭太過隨意。”從此,七十說成為了一個流傳下來的成語,用來形容人的言談不受控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七十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會議上七十說,完全沒有顧及到他人的感受。
2. 她的七十說讓大家都感到尷尬,真是太不得體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七十說”與隨意說話的形象聯系在一起。想象一個人喝醉了酒,言辭放肆地說了很多話,就像是他說了七十句話一樣。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言辭相關的成語,如“言之鑿鑿”、“言不由衷”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在課堂上七十說,老師都聽不清楚他們說的是什么。
2. 初中生:他的七十說讓同學們都感到尷尬,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交談。
3. 高中生: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總是喜歡七十說,大家都覺得他說話沒底線。
4. 大學生:在辯論比賽中,有的選手七十說,完全沒有邏輯性,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