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禍
成語(Idiom):觸禍(chù huò)
發音(Pronunciation):chù h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主動招惹禍患,自找麻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觸禍是一個貶義成語,表示主動去招惹禍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像是用手去觸摸禍端,從而引發不幸的事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觸禍通常用于批評那些冒險行為、莽撞行動,以及不顧后果的行為。它可以用來形容那些不理智的決策,或者是不計后果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觸禍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秋水》。故事中,有一個叫“鹿門人”的人,他心懷不滿,非常想要得到官位,但是他沒有資歷和才能。于是,他決定采取冒險的方式,去觸摸天子的龍椅,希望能夠得到官位。結果,他的行為被天子發現,遭到了嚴厲的懲罰。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冒險行為往往會帶來不好的結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觸禍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觸”和“禍”。這兩個字都有自己的含義,但是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不聽勸告,最終觸禍了。
2. 這個決策太冒險了,簡直是在觸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觸”字和“禍”字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笞约荷焓秩ビ|摸一個禍端,從而引發不好的結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觸禍相關的成語,如“自食其果”、“招災惹禍”等,以豐富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不聽老師的話,觸禍了。
初中生:他的決策太冒險了,簡直是在觸禍。
高中生:他的行為非常不理智,完全是在觸禍。
大學生:他一直以來都在招惹麻煩,真是觸禍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