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由牌
基本解釋
古代處決罪犯時,公布罪狀的牌子或告示。 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一折:“不能勾金榜上分明題姓字,則落得犯由牌書寫名兒。”《水滸傳》第四十回:“把這 宋江 、 戴宗 的供狀招欵粘連了,一面寫下犯由牌,教來日押赴市曹斬首施行。”《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太守命牢中取出 申春 等死囚來,讀了犯由牌,押赴市曹處斬。”
成語(Idiom):犯由牌(fàn yóu pái)
發音(Pronunciation):fàn yóu p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違背規定或犯錯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犯由牌指的是違背規定或犯錯誤。犯由,意為犯了錯誤;牌,意為規定或條例。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違反規定或犯下錯誤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違背規定或犯下錯誤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警告或自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犯由牌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犯由牌的結構為“動詞 + 名詞 + 名詞”,形象地描述了違背規定或犯錯誤的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聽勸告,犯由牌,最終被開除了。
2. 這個項目的失敗完全是因為團隊犯了由牌。
3. 不要犯由牌,按照規定行事才能避免麻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違反規定,手里拿著一張寫著由字的牌子,被其他人指責和警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違背規定或犯錯誤的成語,如“不學無術”、“不務正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上課偷看了同桌的試卷,犯了由牌。
2. 初中生:他因為遲到被老師批評了,犯了由牌。
3. 高中生:我忘記了交作業,犯了由牌,老師很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