釕甃
成語(Idiom):釕甃
發音(Pronunciation):liǎo z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質高尚、行為正直,不為外物所動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釕甃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釕”是一種珍貴的金屬,代表高尚和珍貴,而“甃”是指磚墻,代表堅固和穩定。結合在一起,釕甃形象地描述了人的品質高尚、行為正直,不受外界誘惑和干擾,堅守原則和信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釕甃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為正直,不為外物所動搖的情況。可以用來表揚有道德、有原則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被金錢、利益所誘惑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釕甃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確,但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儒林外史》一書中,用來形容主人公林則徐的品德高尚和行為正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釕甃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語法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表現得像個釕甃,從不為金錢所動。
2. 這位領導的品德高尚,行為正直,真是一個釕甃。
3. 面對誘惑,我們要像釕甃一樣保持自己的原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釕甃的含義和形象,將其與堅固、穩定、高尚的形象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品德、行為相關的成語,如“德高望重”、“廉潔奉公”等,擴大對于道德和行為規范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要做一個釕甃,不要欺負同學。
2. 初中生:我們要像釕甃一樣,堅守誠信原則。
3. 高中生:成為一個釕甃,意味著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行為。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