縹色
成語(Idiom):縹色
發音(Pronunciation):piao1 se4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顏色、光彩模糊、難以辨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縹色是由兩個詞語組成,其中“縹”指的是模糊、朦朧的意思,“色”指的是顏色。縹色形容的是一種光彩模糊、難以辨認的顏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繪天空、云霧、煙霧等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表情模糊或心情難以捉摸。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二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楚國的公子重耳因被父親疏遠而離開國家,在外流浪時,他遇到了一個叫做子胥的人,子胥給重耳講了一個關于縹色的故事。子胥說,縹色是一種神秘的顏色,只有真正有見識的人才能看到。這個故事成為了“縹色”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天空中飄著縹色的云彩,宛如仙境。
2. 她的笑容縹色而朦朧,讓人難以捉摸她的真實心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縹色”想象成迷霧籠罩的顏色,通過這個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相關的成語,如“縹緲”、“縹緲其神”等,進一步拓展對于模糊、朦朧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天空中的云朵是縹色的,好像是一幅畫。
2. 初中生:她的表情縹色不定,讓人難以猜測她的心思。
3. 高中生:這幅畫的色彩縹色而朦朧,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4. 大學生:那個地方的風景縹色如夢,仿佛置身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