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抱枝拾葉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zhī shí y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只重視小事而忽視大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抱枝拾葉是一個由“抱”、“枝”、“拾”和“葉”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抱”表示抱著,將某物緊緊地握在手中;“枝”表示樹枝,指小事物;“拾”表示撿起,拾取;“葉”表示樹葉,指大事物。抱枝拾葉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只關注小事而忽視大事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抱枝拾葉可以用來形容那些過分瑣碎、不重要的事情占據了人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忽視了更重要的事情。這個成語經常被用來批評那些只注重細節而忽略大局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篇·秋水》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只小鳥在樹上抱著樹枝拾取樹葉。它只關注樹葉,而忽視了樹枝,結果不慎掉落。這個故事寓意人們不能只關注瑣碎的小事,而忽視了大事,否則可能會付出代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抱枝拾葉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每個字都有自己的意思,通過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含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抱枝拾葉,從不考慮整體的發展。
2.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不能抱枝拾葉,要從全局出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抱枝拾葉的形象與一個人過分關注瑣碎事務的行為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人抱著一根小樹枝,專注地拾取樹葉,而忽視了周圍更重要的事情。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抱枝拾葉類似的成語,如“舍本逐末”、“見樹不見林”等,可以幫助拓展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不喜歡和小明玩,他總是抱枝拾葉,不愿意和我們一起做大家的事情。
初中生:老師總是抱枝拾葉,只關注我們的小錯誤,而不關注我們的進步。
高中生:政府應該放棄抱枝拾葉的做法,而是著眼于解決更大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