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綱
基本解釋
(1).天的綱維。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二三:“六龍服氣輿,云蓋覆天綱。” 唐 李白 《大鵬賦》:“跨躡地絡,周旋天綱。” 王琦 注:“天綱者,天之綱維。”
(2).帝位之統系,王朝之世系。 三國 魏 曹植 《姜嫄簡狄贊》:“ 嚳 有四妃,子皆為王。帝 摯 早崩, 堯 承天綱。”《三國志·蜀志·郤正傳》:“今天綱已綴,德樹西鄰。” 清 唐孫華 《文信國祠》詩:“身柱天綱絶,心扶帝室孱。”
(3).朝廷的綱紀。《后漢書·陳蕃傳贊》:“ 陳蕃 蕪室,志清天綱。” 唐 韋應物 《睢陽感懷》詩:“豺虎犯天綱,昇平無內備。”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天綱重振,已甘身正典刑。”
(4).星名。《晉書·天文志上》:“北落西南一星曰天綱、主武帳。”
成語(Idiom):天綱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g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天的綱紀,比喻社會的基本法則或道德準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綱一詞源自《左傳·哀公十五年》,原意是指天的綱紀,是指導人們行為的道德準則。后來,這個詞逐漸引申為社會的基本法則或道德準則,用來形容一種能夠規范人們行為的重要準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綱常常用來形容一種能夠規范人們行為的重要準則,通常用于強調道德、法律、紀律等方面的規范。可以用來描述領導者制定的重要方針政策,也可以用來指導個人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天綱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可以從《左傳·哀公十五年》中找到這個詞的最早使用。故事中,哀公問孔子如何能夠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說:“君子之于天綱,小人之于轡頭也。”這句話意味著君子應該遵循天的綱紀,而小人則只顧自己的私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綱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遵守法律是每個公民的天綱。
2. 作為一名教師,要嚴守教育的天綱,不偏離正確的道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天綱”這個成語與天空中的星星相聯系,星星是天空的綱紀,引申為社會的基本法則或道德準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文獻、哲學著作以及社會學、倫理學等方面的書籍,深入了解天綱的含義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遵守規則是我們的天綱,我們要守法守規矩。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要嚴守學習的天綱,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3. 高中生:在選擇專業時,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天綱來做決策,不要盲從。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天綱為指引,做出正確的選擇。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要遵守職業道德的天綱,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