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椎膚剝髓
發音(Pronunciation):zhuī fū bō g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殘酷的虐待或折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椎膚剝髓是一個形容詞語,用來形容殘酷的虐待或折磨。椎,指用椎子敲打;膚,指剝去皮膚;剝,指剝去皮膚下的肉;髓,指骨髓。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把皮膚和骨髓都剝離出來,形容折磨的極度殘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殘酷的虐待、折磨或痛苦的經歷。可以用于描述嚴酷的工作環境、殘酷的競爭或虐待他人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椎膚剝髓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季札的人在齊國做官,因為他的直言不諱而得罪了齊桓公。齊桓公非常生氣,下令將季札剝去皮膚,剝去骨髓,以示懲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椎膚剝髓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具有主謂賓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電影中的恐怖場面讓人感到如同椎膚剝髓。
2. 那個獨裁者對待政治犯的手段簡直是椎膚剝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椎膚剝髓的形象與極度殘酷的折磨聯系起來,通過想象被椎子敲打、剝去皮膚和骨髓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左傳》中的其他故事,深入了解中國古代的歷史和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壞人對小貓做了椎膚剝髓的事情,真的很殘忍。
2. 初中生:這個電影中的恐怖場景讓人感到椎膚剝髓般的恐怖。
3. 高中生:歷史上發生的一些殘酷事件,讓人想起了椎膚剝髓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