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
基本解釋
◎ 大班 dàbān
[taipan][粵方]∶舊時對洋行經理的稱呼
◎ 大班 dàbān
[the top class in a kindergarten] 幼兒園里的最高班級(對小班、中班而言)
英文翻譯
1.(幼兒園的) the top class in a kindergarten
詳細解釋
(1). 清 代稱新科進士引見時按一、二、三甲編排的班列。《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無如明日便是傳臚大典,緊接著還有歸大班引見,赴宴,謝恩,登瀛,釋褐許多事。”
(2).舊稱外國公司、洋行的經理。 清 魏源 《籌海篇》四:“﹝ 英國 公司﹞皆為大班數人把持,與通國散商為怨敵。”《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五回:“船到了 上海 ,船主便到行里,見了大班,回了這件事。”
(3).幼兒園里由五或六周歲至六或七周歲兒童所編成的班級。如:我兒子在幼兒園大班,明年要進小學了。
成語(Idiom):大班
發音(Pronunciation):dà b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多或團體龐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班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多或團體龐大的情況。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群、隊伍或團體人數眾多,數量龐大。它可以用來描述學生、工人、游客等人群的多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班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人群龐大的各種場合。比如,在學校里,我們可以說“我們班級有60個學生,是一個大班。”在旅游景點,我們可以說“今天來參觀的游客很多,真是一個大班。”在工廠里,我們可以說“這個工廠有數百名工人,是一個大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班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故事,它是根據漢語的語言特點和人們的生活經驗創造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班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大”和“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班級有80個學生,是一個大班。
2. 今天來參觀的游客很多,真是一個大班。
3. 這個工廠有上千名工人,是一個大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大班”與學校、旅游景點或工廠等人多的場景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可以想象你在一個龐大的班級里,或者參觀一個擁擠的旅游景點,這樣有助于記憶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人多相關的成語來擴展你的詞匯量,比如“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歲):我們班級有50個學生,是一個大班。
2. 初中生(14歲):我們學校有1000多名學生,每個班級都是大班。
3. 高中生(17歲):我們年級有500多名學生,分成了多個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