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詞語解釋
dōng hǎi yáng chén ㄉㄨㄙ ㄏㄞˇ ㄧㄤˊ ㄔㄣˊ東海揚塵(東海揚塵)
晉 葛洪 《神仙傳·麻姑》:“ 麻姑 自説云:‘接侍以來,已見 東海 三為桑田。向到 蓬萊 ,水又淺於往者會時畧半也,豈將復(fù)還為陵陸乎?’ 方平 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復(fù)揚塵也。’”后因以“東海揚塵”喻世事巨變。 清 錢謙益 《與族弟君鴻論求免慶濤詩文書》:“弟勸兄酬,我歌汝和,歡擊瓦缶,醉臥竹根,誠不知夫東海之揚塵,北山之移谷也。”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東海揚塵
成語(Idiom):東海揚塵
發(fā)音(Pronunciation):dōng hǎi yáng ch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氣勢浩大,聲勢煞人。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東海是中國東部的一片遼闊海域,揚塵指風(fēng)吹起的塵土。東海揚塵比喻聲勢浩大,氣勢煞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種事物或行動的氣勢浩大,給人以強烈的沖擊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老子道德經(jīng)》中有一句話:“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其中的“至人無己”一句,被解釋為“至高無上的人沒有私心”。相傳,有一位叫齊宣王的國君聽到這句話后,非常受啟發(fā),于是他在東海邊建了一座高山,取名為“無己山”,寓意自己要成為一個無私無我、無私心的君王。為了表達(dá)自己的決心和氣勢,齊宣王在山上建了一個大壇,每年農(nóng)歷七月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莊嚴(yán)肅穆。在儀式開始前,齊宣王會親自騎著一匹黑馬,帶領(lǐng)大臣們一起奔馳于東海之濱,揚起滾滾塵土,氣勢煞人,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來,人們就用“東海揚塵”來形容氣勢浩大、聲勢煞人的場面。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演唱會上,歌迷們的歡呼聲如同東海揚塵般震撼人心。
2. 這部電影的場景設(shè)計非常震撼,每一場都像東海揚塵一般氣勢煞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東海揚塵”與浩大的海洋和風(fēng)吹起的塵土聯(lián)系起來,形象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xué)習(xí)更多與聲勢浩大、氣勢煞人相關(guān)的成語,如“煞費苦心”、“勢不可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們班級的升旗儀式非常莊嚴(yán),每次都像東海揚塵一樣氣勢煞人。
2. 初中生:這場籃球比賽的觀眾歡呼聲如同東海揚塵般震撼人心。
3. 高中生:這部電影的特效設(shè)計非常震撼,每一場場景都像東海揚塵一般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