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舍
基本解釋
(1).內室?!?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李斯列傳》:“使者至,發書, 扶蘇 泣,入內舍,欲自殺?!?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褚生》:“家無婦女,即館客於內舍?!?br>(2).古代婦女居于內室,因借指妻子、女眷。 漢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作書與內舍,便嫁莫留住?!?唐 李賀 《秦宮》詩序:“ 漢 人 秦宮 ,將軍 梁冀 之嬖奴也。 秦宮 得寵內舍,故以驕名?!?br>(3). 宋 代太學三舍之一。初學者入外舍,由外舍升內舍,由內舍升上舍。 宋 趙昇 《朝野類要·內舍》:“入上庠中學者,皆外舍生……如公試中等,即依例陛補內舍?!薄端问贰みx舉志三》:“及三舍法行,則太學始定置外舍生二千人,內舍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p>
成語(Idiom):內舍
發音(Pronunciation):nè sh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內部安置、安放或收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內舍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內”和“舍”兩個字組成。其中,“內”表示內部、內部的地方,“舍”表示安置、安放。內舍一詞形象地描述了將某物安置在內部的情景。它可以指代將物品放置在房屋內部的行為,也可以用于比喻將某人或某物收納、容納在內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內舍一詞通常用于描述將物品放置在室內的情景。例如,我們可以說“將書籍內舍在書柜里”或“將衣物內舍在衣櫥里”。此外,內舍也可以用于比喻將某人或某物收納在內部。例如,我們可以說“內舍他的意見”或“內舍她的才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內舍一詞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它是根據“內”和“舍”的字義組合而成的。由于內舍的意義較為直觀,因此并沒有一個特定的故事來解釋其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內舍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將這些文件內舍在辦公室的抽屜里。
2. 請將這些餐具內舍在廚房的柜子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內部放置”相關的場景來記憶內舍這個詞語。想象自己在家中將物品放置在各個房間的情景,或者想象將某人或某物收納在自己心中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內舍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內舍相關的成語來擴展詞匯量。例如,“內外有別”表示內部和外部有明顯的區別,“內外兼修”表示內外都要兼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將玩具內舍在玩具箱里。
2. 小學生:我將書本內舍在書包里,方便帶回家。
3. 中學生:老師要求我們將所有的作業內舍在作業本上。
4. 大學生:我將重要的資料內舍在電腦的文件夾里。
5. 成年人:我將這些珍貴的回憶內舍在心底,永遠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