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舍本逐末
發音(Pronunciation):shě běn zhú m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舍棄根本而只顧細枝末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在處理問題或解決困難時,只注重表面的問題而忽略了根本的因素或關鍵的因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發展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古代《左傳·隱公元年》:“舍本逐末,后必有怨。”意思是,如果只看到問題的表面,而忽視了問題的根本,那么最終必然會導致后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舍本(根本)逐末(細枝末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總是舍本逐末,只關注短期利益,結果導致長遠發展受阻。
2.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不能舍本逐末,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舍本逐末”與“只看到表面不顧根本”相對應的形象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或觀看相關的視頻來深入了解“舍本逐末”的應用場景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些同學總是舍本逐末,只關注誰的作業寫得漂亮,而不重視學習的過程。
2. 初中生:有些同學在考試前只顧著刷題,而忽視了對知識點的深入理解,這就是舍本逐末。
3. 高中生:一些學生為了追求高分,只顧做題,而忽視了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這是舍本逐末的表現。
4. 大學生:有些同學只顧著參加各種社團活動,而忽視了專業學習,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