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茍延殘喘
發音(Pronunciation):gǒu yán cán chu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勉力維持生存或存在,處于困境中茍且偷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茍:茍且、茍延;延:延長、延續;殘:殘留、殘存;喘:氣喘、喘息。形容在困境中勉力維持生存,生命力脆弱,處境危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個人、組織或事物在困境中艱難維持生存的情況。比喻在困境中茍且偷生,生存狀態艱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酒泉子》:“茍延殘喘,以此日復一日。”意為勉力維持生存,日子一天天過去。后來,這個成語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場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組成,形容在困境中茍且偷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茍延殘喘,還能堅持下去嗎?
2. 雖然生活很艱難,但他們仍然茍延殘喘地維持著家庭的生計。
3. 這個國家經歷了戰爭和動蕩,但仍能茍延殘喘地保持著國家的運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茍延殘喘”與困境中的生命力脆弱、艱難維持生存的形象聯系起來,形象化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困境、生存相關的成語,如“窮途末路”、“岌岌可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10歲):在沙漠中迷路的人茍延殘喘地尋找水源。
2. 中學生(13-15歲):在經濟危機中,一些小企業茍延殘喘地維持著運營。
3. 高中生(16-18歲):歷經戰爭摧殘的國家,茍延殘喘地重建自己的經濟和社會。
4. 大學生(19-22歲):在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畢業生們茍延殘喘地尋找工作機會。
以上是關于成語“茍延殘喘”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